同一款茶为啥你泡出来和商家完全不同
愚习茶初期,
在档口卖茶,
常常遇见客户返来质问:
“为何,回去自泡,滋味与此不同?”
由此,
我来说明情况。
先是把客户带回的茶冲泡品饮,
基本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唉,怎么味道回来了?”
第二,“你看,变了吧!”
我要开始问了,
“第一,存放条件如何?”
“第二,水是什么水?”
“第三,泡茶器物是什么?”
“第四,泡茶三要素怎么掌控?”
“第五,冲泡的手法是怎样的?”
“第六,气候的变化,您注意到了没?”
有此六问,
由此交了许多茶友。
因为他们知道,
我们对待茶和茶友的态度。
由此,
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和前行。
水
历经黔灵山背水,凯维(这是贵阳水厂的老品牌),贵州泉,凉泉,黔山秀水,农夫山泉,好花红,小飞龙,到现今用的水。我们尝试过大众或者小众的水。
我们家目前除黄茶没做销售,其他五大茶类都做,而且倾向于做老丛和古树,那么就需要一款通用性强且能激发老丛古树活性的水,还要总体来说能不受不同山场的影响。习茶以来,我们都在说,感谢福泽深厚,对应的人事物,都会自然而然的来到我们面前。水,已用将近三年,推荐给了诸多茶友和同行,使用率在80%。
器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十余年来,
几乎只用盖碗(厚薄器形因气候而异),为什么?因为我知道,用其他养好的器物泡茶,会提升茶汤质量,茶友们回去难以泡出同样的滋味和口感,所以我们大部分时间用盖碗泡,少量自饮和朋友品玩时,再择器而用。我是“紫砂,乃泡茶第一利器!”的坚决拥护者。当然,要看什么料、什么型、什么工(师父)。
泡茶三要素
水温、茶水比和浸泡时间。
嗯,这三点比较不好掌握。水温,原来,真是把测温水银棒置于烧水壶中,看着红线,手摸着、耳听着来记忆不同温度,我自己的身体反应和记忆,因为师父说“茶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表现!”
嗯,一款茶,从8℃每隔十度,一直到98℃,我们都泡过,好玩且享受了一款茶的变化(茶水比和浸泡时间不变)。泡茶三要素,时刻变量,掌握原理,一变而变,以万变应不变。为了让朋友们能更好掌握,我们于2014年总结了两种泡茶大法。
“一、营销型泡法,高温开香,迅速出汤;二、品饮型泡法,此处隐去三万字,有空来交流!”
同时,最关键的,我们已试验五年以上,常规冲泡时(排除看人泡茶因素),我们每款茶都会用克秤(某宝上几十元,就可买到)来规定投茶量,而不是看似闲庭信步的随手一取,不是一般茶客能做到的!水温。我们。从2014年开始就提倡高水温,水沸静置,高温泡,低温喝,看茶泡茶注意手法即可,这个看茶泡茶更是大道道。
存储
好茶不易,存储伤心。
“通风、阴凉、干燥、避光、密闭”是四大茶类的通用法则,白茶和黑茶需要后转化的另说。锡罐和冷链,不排除恰当的自然环境加上有效方式……
林林总总说一千道一万,希望通过分享,能使诸君善待自己手里的茶,好茶泡出好滋味,自己和朋友一起喝茶唠嗑时,于茶,有更多更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