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在湄潭茶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1941年初,湄潭最早的茶楼玉泉茶社在北街创立,茶社之名为当时一位浙大教授所赠。至1948年,全县有茶馆152家。那时,茶产业发展比较单一,茶艺尚未兴起。
20世纪90年代,湄潭茶文化界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潜心研究茶道、创作表演茶艺,各种研究论文或茶道文章常见诸于专业学术刊物或其他茶艺馆和茶文化盛会等。1999年春,湄潭乃至遵义市内第一家现代茶艺茶楼——陆羽茶艺馆成立。茶楼以表演茶艺、传播茶文化、交流信息为特色令人关注。之后,名称各异、特色独具的现代茶楼相继散落在湄潭县城的街头巷尾。茶楼门面装潢醒目耀眼,室内摆设整洁高雅。进出茶楼者为的是享受清闲,朋友同事上下级在一起,或品茗或聊天、或洽谈要事等。是时,茶道茶艺仍然只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的形式存在,且开展较少。
近年来,湄潭县政府大力开展茶事活动,茶艺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各项茶事活动一起,对湄潭茶及相关的旅游进行有效宣传,提升广大民众的茶修养。从近几年连续开展的高规格茶博会可以看出,政府对于茶艺的开展和推广相当重视。相关单位及民营企业将茶艺以活动形式逐渐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具体如下:
一、研究所、鉴定所是湄潭县开展茶文化教育和培训的指导机构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其前身为1939年9月由国民政府经济部下属中央农业实验所(简称中农所)和中国茶叶公司(简称中茶公司)联合筹建的湄潭实验茶场(简称中央茶场)。是贵州唯一的省级茶叶研究机构,隶属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公益类独立科研事业单位。该所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结合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贵州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面向全省开展茶叶科技培训、科技扶贫等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省九个地州市30多个产茶县。为贵州茶产业的后发赶超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2年~2016年8月,该所共培训茶艺师800余人。
在开展专业培训的同时,该所还派遣孙玉玲、刘晓霞、陈正武、王家伦、周国兰、申东、魏杰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县内县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2005~2006年,该所先后两次为湄潭县茶桑事业局干部及各乡镇农技干部茶艺培训数百人(次)。2006年~2008年,为湄潭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协调农民工茶叶技能培训10000余人(次),同时开展了数期下岗职工创业茶艺师培训。2009年9月,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遵义市顺利召开,协同湄潭县湄江镇人民政府,培训茶艺人员数百人(次)。2011年,与省农业广播学校联合对湄潭县各乡镇茶农及邻近县城开展茶文化知识培训,培训人数达20000余人(次)。2013年,为中国茶城销售人员进行“金牌营销员”培训,培训人员数百人。2015年,完成国家139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所(湄潭培训点)多期茶艺培训任务。2016年3月,参与《湄潭县茶文化提升三年行动》活动,提升培训全县领导干部茶文化2000多人(次)。1998年至今,在黔北多个茶区参与了对涉茶人员以及乡镇领导干部的茶艺及茶文化知识培训工作,为多家涉茶企业进行服务指导,累计培训达数万人(次)以上。同时派遣科技人员到湄潭县高级职业中学茶叶专业担任茶叶专业授课教师;在县、市、省及全国性的茶事活动中积极组织人员创作茶艺节目参展,并屡获县、市、省,乃至全国大奖。
贵州省第139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简称139鉴定所,是贵州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2012年7月批准成立的省级茶叶专业鉴定所,挂靠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目前可鉴定5级-1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评茶员、茶艺师、茶叶加工工,可鉴定初级、中级、高级食品检验员。自建所以来,已鉴定初、中、高级评茶员、茶艺师、茶叶加工工、食品检验员约500人(次),持证学员均能按技能要求独立操作,在工作岗位上能独挡一面。2016年起,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的同时,还引导民营企业四月天(余味)茶文化体验馆开展茶艺师培训及茶文化普及活动,至是年8月,已培训中高级茶艺师、成人和少儿茶艺爱好者200余人(次)。
贵州省第149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简称149鉴定所,2013年10月11日由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复成立,挂靠湄潭县劳动人事保障局。主要开展客服服务员、餐厅服务员、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计算机操作员、中式烹调师7个职业初级、中级技能鉴定工作。自建所以来,该所就逐年开展了茶叶了培训鉴定工作:2014年茶叶培训鉴定723人。其中茶艺师87人,评茶员93人;2015年茶叶培训鉴定618人。与此同时,还在县政府的指导和安排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培训及普及活动。
二、职业教育机构是壮大和发展茶产业及培养茶艺师的主阵地
湄潭中等职业学校前身系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由民国中央实验茶场与浙江大学联合创建于1943年,迄今已有73年的办学历史。其中,茶叶生产加工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于2015年获“省级示范专业”称号。更名为湄潭县职业高级中学后,该专业于2008年3月首次恢复中职班招生,现有6届毕业生近500余人,在校生近245人。2013年6月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招生茶叶大专班,首届茶叶大专班39人已于2016年7月毕业。
自开办茶叶专业以来,该校在茶叶制作和加工方面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学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还整合相关资源,构筑“高级茶艺人才高地”,以培养从事茶叶品评、茶艺服务等方面的高级技能人才为己任。2009年~2016年,年均进行中级茶叶加工工、条艺帅短期培训及鉴定200人。
职校学生还在各级茶文化比赛中取得好成绩。2015年,在湄潭县首届茶艺大赛“问茶山水·养生湄潭”中学校参赛节目“茶道·人道”获“最佳创意奖”,该节目同时在贵州省第六届茶艺大赛中获“团体优秀奖”。2016年,遵义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参赛学生茶艺技能项目获奖率达98%。其中个人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8名;团体一等奖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此次赛事后,2014级学生李金凤代表遵义市参加第三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暨贵州省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同年“林达杯”贵州遵义第三届职工技能大赛,2014级学生胡凤珍、李金凤皆获茶艺表演项目二等奖。同年举办的“贵州茶一节一会”期间,学校茶叶专业22名茶艺师服务于通途大酒店、温泉酒店、黔茶酒店、兰江大酒店、仙谷山寻梦山居、天壶大酒店等各大酒店。她们得体的举止,优质的服务、娴熟的茶艺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学校还以省级名师工作室“茶城·茶事”为载体,将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带进校园、带进村寨。2015年1月开展了对机关幼儿园教师的“茶文化”知识讲座;3月至7月承担了浙大小学第二课堂“茶艺及茶文化”培训工作并协助其建设茶艺室。至2016年,工作室已成为学校向大众推广普及茶文化的重要阵地。
三、民营企业是开办茶文化体验活动和普及茶艺必不可少的补充
2004年,绿之源茶艺馆与湄潭县人民政府签订了茶艺员培训合约。同年,在“农业部定点市场(中国西南茶城)揭牌仪式暨2004贵州省名优茶评审会活动”中,茶艺馆创立的“绿之源”茶艺表演队作为湄潭县人民政府的代表队,成功地推出了“风雅遵义”“湄江茶韵”等茶艺表演。1999~2006年,该馆还多次对湄潭、水城、凤冈及兄弟县的学员开展茶艺培训。2010年,绿之源茶艺馆获评为县优秀茶文化茶馆。
近年来,贵州湄潭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积极开展茶艺培训并整合经营旅游产业,公司根据学员学习情况、季节选择相应主题,调整培训内容。2016年8月和9月,聘请国家高级农艺师、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刘跃国,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优秀制茶师黎飞,邀请贵州生态茶叶博物馆主任、国家一级茶艺师湛红,先后举办了2期两天一夜的“沁园春·云山茶语茶文化”兴趣班,为普通的茶艺爱好者从历史到人文,揭开六大茶类神秘面纱,了解茶性和茶语。优美的茶树种植环境让学员和旅客们开展茶艺活动及采茶体验的同时,推动了乡村旅游。2016年4月在湄潭中国茶城成立的四月天(余味)茶文化体验馆,成立不久即与贵州省湄潭县黔茶大酒店(贵州省第139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培训中心湄潭培训站授牌单位)开展茶艺及相关的茶文化体验活动。7月至8月,利用周末业余时间,以ppt和实物直观教学方式、泡私房茶主题茶会体验和户外茶课体验诸多特色方式,联合开办了1期茶艺师考级(中、高)班,1期成人茶艺兴趣班和1期少儿茶艺兴趣班。其间穿插的“七夕”茶艺体验活动,吸引了湄潭、乃至周边城市的茶文化爱好者前来。虽然仅开展几个月,已培养茶艺爱好者近200余人。2016年8月创立的煮茶记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经营各种高中低档茶具、茶桌、茶盘、茶服的同时开展茶文化传播及茶艺培训。
民营企业开展的茶文化教育及体验活动,让人们学习品茶礼仪欣赏茶诗茶画,了解茶传统历史的同时,还能让学员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力,将茶文化更进一步普及到了广大老百姓中。
四、茶艺教育及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
相关机构和民营企业开展的茶艺活动让湄潭茶产业加速发展。湄潭先后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茶产业示范县”“贵州茶产业第一县”称号。“湄潭翠芽”宣传石碑落户北京马连道,“湄潭翠芽”“遵义红”均获百年
世博中国名茶金奖。
“湄潭翠芽品牌价值已达14.36亿元。2016年“4·18”茶博会期间,仅湄潭怡壶春茶业借助茶博会就与台湾百船贸易企业有限公司签订了700余吨、价值2.1亿元的出口贸易订单,对湄潭茶远销欧洲、打开世界通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茶艺师等专业技能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名合格的高级茶艺师除了能够独立组织茶艺表演并介绍其内涵外,还能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和季节,为其推荐相应的茶饮品。一级茶艺师更是推动茶艺及茶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湄潭茶艺师高端人才却极为匮乏,如今仅有孙玉玲和湛2名国家一级茶艺师。中高级茶艺师也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发挥作用,但也为数不多,茶艺及茶文化活动的普及面仍然比较窄。至2016年,湄潭县茶行业中部分从业人员仍然不懂行,不会鉴别茶叶优劣、不懂茶艺技巧,从而影响了行业服务质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拥有一支具备专业资质的品茶、说茶、展茶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笔者有三条建议:
首先,政府在把湄潭职业中学作为培养茶艺人才的主阵地,在保障其经费的同时,更要通过各种渠道邀请专家学者来学院为学员授课讲学,给相关专业的学生,特别是优秀的学生创造向高一级学校进修和世界接轨的机会,以培养更多高端人才,把湄潭茶业推向世界。
其次,在积极推广和普及茶艺的民间茶文化体验馆方面,政府在资金及政策方面应给予相应扶持。如培训一名茶艺爱好者政府按人头给予相关经费补助,让更多的老百姓在种茶、买茶、喝茶的同时加入到学习茶艺的队伍中,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推动湄潭茶叶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最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为茶艺技能人才提供专业技术岗位,将专业技能纳入工资和绩效考核范围,提高茶艺人才工作的积极性。虽然早在1999年,国家劳动部门就正式将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800种职业之一,并制定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但很多时候,茶艺技能人才仅仅作为职业技能人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