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翠芽茶叶
贵州是国内的茶叶种植第一大省,却没有一个在市场上具有统治性地位的品牌,类似于西湖龙井、碧螺春那样在全国如雷贯耳的品牌也没有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问起贵州最具代表性的茶叶是什么,很多人可能都会回答“湄潭翠芽”。湄潭翠芽算是一个在省内公认的好茶,我们在贵州的寻茶之旅,也是从湄潭翠芽开始的。
湄潭是贵州第一大、全国第二大产茶县。不同于西湖龙井的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湄潭翠芽茶如其名,用的是极致的独芽。原产地的原料,按照标准工艺生产才能冠以湄潭翠芽之名。芽头所制绿茶是高档茶类的普遍认知,也决定了湄潭翠芽是绿茶中的“贵族”之定位。阳春白雪茶业作为湄潭翠芽的技艺传承人,其总经理黄建峰请我们喝的是明前湄潭翠芽,具有外形扁直光滑、匀整绿润的特点。喝绿茶最为朴实干脆,一只200多毫升的玻璃杯,沸水温杯,3克茶叶放进去,等那么几十秒,沸水温度稍降,提壶冲泡。便可以开始观察翠芽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既“茶舞”。
湄潭翠芽“茶舞”景象非常壮观。湄潭翠芽冲泡之后清澈见底,清香扑鼻。浸泡几秒的工夫,芽叶全部舒展,漂亮而完整的独芽,碧绿的茶汤和翠绿的芽叶交相辉映,犹如春染杯底,绿满晶宫一般。细细品饮,幽香鲜雅,溽热顿消。第二泡,茶汤颜色更为翠绿,喝起来芬芳香郁,有回甘,唇齿之间栗香充盈。“不是每颗芽叶都有资格踏上通往茶香的旅程。”湄潭翠芽是典型的栗香型茶,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有关。
湄潭翠芽优良品质的背后,是无数的辛勤劳作:茶树栽种至收获需历时5年,每亩莲心独芽仅产2公斤;每公斤大约65000颗芽头,即每杯需约200颗芽头。若是要喝到明前绿茶,茶工们要在清明前10天的清晨6点至10点,采莲心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每公斤成品茶需茶青5公斤;从采摘到成茶,历21个小时,24道工艺,98道工序,成就了我手里这杯湄潭翠芽茶。“炒茶是一件苦差事。”黄建峰说,最难的就是高温考验,最初都是烧柴火或木炭,将一口大锅支在火上,当温度达到200℃时,就可以将茶叶倒进锅内,这称为杀青。将茶叶倒进锅内,要用手不停地抓、抖,而且必须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茶要经过四个步骤,杀青、理条、作型、提香,当茶叶散发出类似兰花的香味时就能出锅了。因为炒茶程序复杂繁琐,就算功力高深的炒茶人,一天也仅能炒制出几斤茶叶。阳春白雪茶业至今仍保留着手工制茶的生产线,由经验丰富的老茶人来完成上述过程。不过更大规模的产量,从光波杀青、提香到智能风选,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
一片茶叶,与其生长的环境有莫大的关系。据老一辈茶叶专家考证,贵州是个古老茶区这一点已成为定论。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是世界公认的茶叶原产地,贵州植茶与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有关。茶叶的生长与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具体到湄潭,其地理环境也很特殊,它地处贵州高原北部,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在名城遵义东南侧,常年云雾缭绕。
数千年前,湄江水从贵州遵义的东北方向顺势而来。流水汇进乌江、湘江、长江,催生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经过遵义东面的峡谷时,冲刷出一个倒U字形的弯道。这个弯道形似人们欢笑时舒展开的眉毛,启发了为城镇命名的官员,“湄潭”由此得名。当地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极为有利。汉代,贵州绿茶已经成为有名的土特产品,并出现了茶树种植园的记载。晋朝傅撰在《七诲》中,记载了当时八种珍贵的特产,茶便在其中。到了唐代,贵州绿茶的优异品质,为茶圣陆羽所发现,陆羽在《茶经》中记述: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对照今天地理位置,历来注释虽各有出入,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所辖范围应包括今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贵州大部分地区都已能生产“其味极佳”的茶产品,其中的夷州,就是现今湄潭和凤冈两县的辖区。“其味极佳”,应该说,这是对贵州绿茶最高份量的评价。图3 采摘的鲜叶尽管明清两代,湄潭便有贡茶,这点茶叶送达皇宫,不仅路途遥远,就连走出湄潭都极为艰辛。明、清和民国初期,湄潭通向外界的只有5条驿道:西南通遵义道宽6尺,北通凤冈道宽3尺,南通瓮安道宽1尺6寸,而东南到余庆,西北达正安道仅宽尺余。贵州的不发达,是源于交通不便,湄潭也是一样。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却成了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天然屏障。
振兴湄潭的口号,可远溯到百年前,戊戌变法推行新政所激起的波澜,也影响到了湄潭,开启了兴湄富民之路。1930年以后,有了以饲养柞蚕及加工为主业的贵州丝织厂,后来也有了“七七”纺纱厂,即便是再往后的烟草种植,都未能改变湄潭的贫弱。契机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1939年10月,国民政府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三个月后,国立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很快与实验茶场联姻。研究湄潭历史是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岳龙的最大爱好,据他介绍,这场联姻几乎决定了湄潭接下来70多年的产业发展的重心,也让湄潭成为中国当代茶业发展的起点站。当时的实验茶厂相当于现在国家级的农科院,并且是茶专业农科院。浙大西迁,带来的是更多专业型科研人才。在中国现代茶叶历史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湄潭这样汇集了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徐国桢等这么多重量级茶学专家。战争使得这些名字与湄潭这座黔北小县城紧紧相连,英国近代科学技术史学专家李约瑟1944年10月远赴湄潭考察,回到英国后,他在发表于《自然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遵义以东75公里的湄潭,是浙大科学活动的中心,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李约瑟毫不吝啬地将这里称之为“东方剑桥”。这场“文军西征”,使湄潭在10年时光里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茶叶圣地,在科研、生产、种植等诸多方面,都占领了全国的制高点。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后来改革开放,茶树的病虫害防治也是从湄潭拉开的序幕。一些有影响的茶叶论文如《湄潭茶树土壤之化学研究》、《湄潭茶树病害之研究》等皆写于这一段时间。